一、实施背景
在国家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政策背景下,针对家具艺术设计专业就业市场相对狭窄、单纯设计岗位就业竞争力薄弱、企业需求与培养方向脱节等问题,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深入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关于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决策部署,聚焦家具设计与制造行业发展需求,积极探索与行业领军企业的深度合作模式,切实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。通过市场调研反馈,修订人才培养方案、打造适合企业需求课程体系、强化实践教学和创新思维等方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着力构建“双融合、三阶段、四贯穿、五协同”创新创业教育体系,努力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队伍。
二、主要做法
(一)以学生为主体,构建 "产业学院 + 订单培养" 模式与“双融合”人才培养体系
通过开展市场调研、企业调研,坚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,引入行业头部企业“构建产业学院”并实行“订单培养”模式,加强产教融合,构建人才培养体系。
2022 年 6 月,校企双方签署《产教融合战略框架协议》,共同成立 "圣奥家具产业学院",打造集人才培养、技术研发、成果转化于一体的产教融合平台。产业学院打破传统办学模式,建立 "圣奥班" 特色班级,按照 "大一讲座留印象、大二活动促了解、大三实践谈感情、大四批量收果实" 的递进式培养路径,将企业课程嵌入人才培养方案。例如,圣奥管理学院讲师团承担《家具企业管理》《软体家具制作技术》等核心课程教学任务。
“家具产业学院+订单培养”人才培养体系设计
(二)以“工匠精神”为根基,以学生为主体,构建“三阶段四贯穿五协同”教学体系
寓德于艺,将思政教育、工匠精神等道德品质培养融入各门课程,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、行为举止、劳动习惯;以家具造型设计能力和家具制作能力作为职业能力培养联系的纽带,以企业诉求为目藉,培养应用型人才队伍。构建“艺术修养类+基础理论课”“计算机辅助设计+专业基础课”“家具生产技术课程”三种类型课程融入教学三个阶段,走产教融合路线。始终将“工匠精神、实践教学、社会竞赛、校企协同育才”4个方面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。 “三阶段四贯穿”教学体系
以产业学院建设为契机,与行业头部企业建立“五协同”教学体系、协同育人。

“双融合、三阶段、四贯穿、五协同”培养模式
三、成果成效
(一)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
"圣奥班" 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达 98%,近 30% 入职圣奥科技及旗下子公司,成为技术骨干或管理储备人才。企业反馈显示,学生实践能力较传统培养模式提升 40%,能够快速适应智能家具设计、生产线管理等核心岗位。
(二)产教融合创新成果丰硕
校企合作期间,共同申报国家专利 6 项,其中发明专利一项,参与制定《办公家具智能化设计标准》等 3 项行业标准,研发的 "健康办公人体工学座椅" 项目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。圣奥科技依托学院人才资源,在内蒙古地区建立区域研发中心,推动北方市场产品迭代;学院通过技术服务反哺教学,建成自治区级 "家具设计与制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",成为区域职业教育标杆。
未来,双方将继续深化 "岗课赛证" 综合育人改革,推进智慧家具研究院建设,打造集 "人才培养、技术创新、文化传承" 于一体的国家级产教融合示范基地,为中国家具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校企协同创新的 "内蒙古方案"。
该模式有效解决了专业教育与产业需求 “两张皮” 问题,通过校企资源整合与培养模式创新,显著提升了学生实践能力与就业竞争力,为家具行业输送了大批兼具艺术素养、工匠精神与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,成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典型范例。